9.90
15.0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课件、作业设计

2308231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下面是部分资料简介

061.jpg062.jpg

稿陈雯雯等     审阅:范敏等

第一单元   我的情油然而生

一、 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会写“毯、裳”等19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草原》第1自然段。能从文章描写的画面情境和具体事物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或联想,与人交流自己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感悟。

4.能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自己变形后的故事,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5.看到景物时能够主动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恰当地表达情感或感受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精读课文

《草原》

《丁香结》

●略读课文

《花之歌》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习作:变形记

●补充资源

书目:《盛开于繁花的季节》(林清玄)

1.能从文章描写的画面情境和具体事物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或联想。能够与人交流自己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感悟。

3.能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自己变形后的故事,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名家的散文组织单元,编排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宗璞先生的丁香结篇精读课文和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花之歌一篇略读课文。同时,选编了孟浩然、苏轼、辛弃疾的三首古诗词。这组课文和古诗词以描写景物为主,作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与以往学习的描写景物类课文不同之处。语文园地安排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个板块,从课文重点片段、课外文章的词句段、古诗、阅读方法要点等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从阅读体验出发,通过交流、积累、表达,积累阅读这一类文章的经验。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作者油然生发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格外茂盛,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古诗词三首》由三首极富画面感的古诗词组成,《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经建德江时所作,诗人触景生情,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羁旅之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任杭州通判使所作,描绘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而至的夏雨写得十分生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时,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美景,油然而生一种喜悦之情,写下的一首词。《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

与以往教材中出现的描写景物类的文章不同,这组文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既要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思和感悟,还要能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景语”与“情语”的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感知力,看到景物时能够主动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恰当地表达情感或感受。

首先,构建基于儿童生活的大语文学习场域。

面对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中,当我们的感受力增强,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将更加美好;当我们的表达形式多样,言说语言丰富,我们的语文素养就是在为美好生活服务。作为新学期的第一个学习单元,衔接学生的假期生活与校生活首先从学生暑假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聊起,说说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接着把四篇课文进行分类学习,先学习《草原》和《古诗词三首》,感受作者触景生情,蕴含在景物中的情感;再学习《丁香结》和《花之歌》,体会作者透过对平凡事物的观察,生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其中穿插《语文园地》中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练习。最后,回归生活,写一写生活中看到的景物引发的想象;再通过角色翻转,以“变形记”的形式抒发自然景物带给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其次,调整学习顺序,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习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如何“想开去”呢?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调整教学顺序,将《草原》和《古诗词三首》合并为任务一,通过还原与体验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由文字想开去;把《丁香结》与《花之歌》组成任务二,通过类比与感悟,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二、 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我们经常会触景生情有时如老舍先生在一望无垠的草原见到蒙族同胞时不禁浓烈情感有时如宗璞面对喜爱的丁香引发一连串思考……走进自然风光我们会有所触动,会跟着“此景”想开去生出一些情愫获得一些感悟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2.内容安排

活动

学习内容

面对此景,情不自禁

5

暑假,我看到的景

聊一聊暑假看到的景物及感受

在热情的草原上……

1.草原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多情的山山水水

3.古诗三首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三题)

今天,它又触动了我的心弦

3

丁香结里的情思

2.丁香结

吟诵神奇的花之歌

4*花之歌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又见此景,浮想联翩

3

写下景物引发的想象

小练笔

评说最打动我的此情此景

习作:变形记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的情,油然而生为主题,整合三个任务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课文阅读、习作、语文园地等整合在面对此景,情不自禁今天,它又触动了我的心弦又见此景,浮想联翩三大学习任务之中。在“面对此景,情不自禁”中,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始,走进山川湖海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去关注自然带给自身的触动,产生阅读文本,再次触摸自然的意愿。在两大任务、四篇课文的学习中,通过各种策略的“想开去”,去体察、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文字是作者看到的人、事、物、景;这样的文字中有作者的情怀、情调、感受和体悟。任务三“又见此景,浮想联翩”中的两个活动是表达的训练,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文本,尝试由景物“想开去”,激活生活经验和语文积累,实现自主的表达。   

第一个任务是“面对此景,情不自禁”,这里的“景”首先是学生眼中的景,通过回忆、分享、交流,呈现暑假生活中看到的美景及景物带给自己的触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除去用眼睛看身边的景物,还要用心去感受。这里的“景”还是作者眼中的景,在阅读文本中,联系生活经验,还原生活场景“想开去”,感受老舍先生和三位诗人面对景物时是怎样油然而生的一种情。

任务二,“今天,它又触动了我的心弦”,安排两个学习活动。一是丁香结里的情思,多年的生活经历,让作者在这一刻恍然明白,丁香结中蕴含的情思是什么。学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作者生发出的人生感悟,并且联想到生活中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二是吟诵神奇的花之歌,角色翻转,第一人称的表达是奇特的,在诵读中发现想象的奇特和作者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第三个任务是又见此景,浮想联翩。这个任务安排了两个表达活动,一是再次回忆暑假中看到的景物,尝试写写由景物引发的想象;二是由身边的景物展开想象,想象他们生活的世界和发生的故事,以“变形记”形式写一篇习作。学生互相交流,评说最打动我的此情此景。

三、 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

教学准备:

回顾思考:翻阅相册或浏览微信朋友圈,回顾暑假中曾看到过的印象深刻的景物,将图片归类梳理,用ppt、美景手帐、美篇等形式记录暑假中的所见所感。

任务一   面对此景,情不自禁

不管是外出旅行,还是在小区里驻足,我们都能发现那些美好的景物。面对此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感受,萌生感慨。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受吧!

活动一   暑假,我看到的景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活动一围绕“暑假,我看到的景”这一话题,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借助图文等多种形式分享交流。在展示、对话、追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美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分享与倾听中,感受自然风光带给人的精神体验,产生进一步触摸自然的意愿和阅读文本的兴趣。建议安排1课时。

1.看到美景的那一刻

教师展示收集的学生暑假中发现的美景图片,通过猜一猜,聊一聊的方式说说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景物或是哪种景物,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景。

2.晒晒我发现的美景

在小组内交流暑假中看到的印象深刻的景物,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再进行全班分享,可以展示ppt、美景手帐、美篇等材料。

活动二   在热情的草原上……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草原》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老舍先生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课后习题中也提示学生要借助文字进行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不仅仅要想象出文字描绘的画面,还要进一步感受、体会、联想这些自然景色与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特别是阅读“主客分离”的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体会“蒙汉情深”这一感慨。建议安排2课时。

1.回顾诗文中的草原

背诵《敕勒歌》,回顾五年级下学期时学过的《牧场之国》,引导学生说说对草原的印象,曾经去过草原的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走进老舍笔下的草原

1)自读《草原》,圈画出想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字词。

2)小组内交流生字新词的重点读音,互相纠正。

3)教师出示生词,检测自学效果。

出示:绿毯    衣裳    彩虹    马蹄    奶豆腐

      渲染    勾勒    迂回    稍微    微笑

      蒙古包    蒙汉情深

(4)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首先描绘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接着展示了人们欢迎远方客人和草原联欢的隆重场面,最后写把酒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初见草原——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5)感悟草原的风景美

a.自读体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分别圈画出直接写草原景色的语句和写出作者感受的句子,思考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

b.交流分享。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等景物。眼前的美景引发了

他内心的感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融情于景,直抒胸臆,更突出了草原的风景美。

c.感情朗读第一节,给草原风情视频配音。

d.链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进一步体会融情于景的表达效果。

6)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

a.思考: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蒙汉情深”,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静思默读、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感受,直抒胸臆,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老舍先生面对“此景”时情不自禁地萌生出的对“蒙汉情深”的感慨。

b.联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描写的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几个场景,更加深刻地体会老舍先生感慨的“蒙汉情深”。

活动三   多情的山山水水

【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整合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过故人庄》,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诗词中的情景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本学习活动旨在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或联想的阅读方法。建议安排2课时。

063.jpg


购买后可收到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购买后查看全部内容
市场价
15.00
价格
9.90
年级册别
六年级上册
资料种类
资料合集
是否收费
收费
来源
网络资料
是否合集
合集
首页
客服
购买下载